为推动当代皮影戏的系统性保护、创新性传承、创造性弘扬,年6月16日下午,来自全国80余位皮影戏专家学者和非遗传人汇聚少华山下国际皮影博览园,共襄盛举。
本次活动的指导单位是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单位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执行单位是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渭南市华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少华山国际皮影博览园位于渭南市华州区,华州皮影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民族艺术,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十三世纪后传入西方,堪称“国宝”和“中华一绝”。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渭南市华州区宏权影艺文化传承发展有限公司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多年来积极投身于华州皮影这一特色民族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曾先后荣获“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单位”“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单位”“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单位”“陕西省中小学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及“渭南市非遗模范传习所”等称号,年6月11日,被确定为“陕西省工艺美术学会研学交流基地”。园区已成为中外学者、社会各界学习交流、推动渭南皮影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华州皮影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皮影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木偶艺术学会理事、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成员薛宏权的陪同下,与会嘉宾考察了正在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的非遗传习馆、鉴赏了荟萃国内外皮影精品的明清皮影博物馆、亲眼目睹了精湛的华州皮影制作技法,对园区开展“让传统艺术走进现代生活”的开拓性实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本次高峰论坛邀请了国内六支代表性皮影派别在园区进行交流展演,分别是山西孝义市皮影木偶研究会、山东济南皮影艺术团、湖北云梦梦泽影戏馆、大荔段家班皮影戏社以及宏权影艺公司旗下的“华州传统影戏”和“华州创新影戏”两个团队。
山西孝义皮影又称“皮腔纸影”或“纸窗灯影”,其影窗材质为白宣纸,全国无双,据老艺人说“演出结束后、会将影窗宣纸撕成纸条,分送台下观众,以示福泽同享”别有意趣。展演的剧目是传统折子戏《五更鸣》,侯建川老师领衔,表演者有三人,分为说戏的和贴戏的,曲调为皮腔,多以吹奏乐器为主,所以又叫“孝义吹腔”。
山东济南皮影团是一支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实力的全国唯一“皮影女团”,由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人、百年来第一位“女掌门”李娟带队,演出的剧目多出自古典小说,本次为大家带来的是《孙悟空大战蝎子精》,表演者边唱边演,角色拟音转换生动逼真,故事情节编排“脑洞大开”,极具现代漫画时尚元素。
云梦是“湖北皮影艺术之乡”,年云梦皮影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梦泽影戏馆”由国际木偶联会会员、国家级非遗传人秦礼刚老师自建,堪称湖北第一家,全年天正常演出,连续多年不间断。这次带来的经典皮影戏剧目《武松打虎》,全剧由秦老师一人操纵多个角色,脚步合着曲调唱念做打、声情并茂叹为观止。通常是两人台,一人操签演唱、一人乐器伴奏。
大荔同朝皮影因发源于古代同州府(今大荔县)和朝邑县得名,段家班所在的沙底村是当年同朝皮影演出的主阵地,段家班家庭皮影社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传承了五代,是大荔县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老班社,本次展演的剧目是传统影戏《宝莲灯》。班首段满翁老师的演奏至情至性、感人肺腑,父子婆媳同台演艺,矢志传承令人敬佩。据老人透露,本次展演用的皮影戏亮面子是流传百年的皮影文物珍品,隆重呈现以表敬意。
作为本次盛会活动场地的提供者,宏权影艺公司派出了华州传统影戏团和创新皮影团两支队伍参加展演。
传统皮影团展演的是经典剧目《卖杂货》,该团队在传统“五人忙”的基础上破旧立新,大胆引入女旦加入,除国家级传人刘华老师、东府碗碗腔传人刘东耀、刘兴文、魏亚民老师外,吸收小清新派碗碗腔传人王亚红加盟,其嗓音温柔含蓄、婉转秀丽,把剧中年轻女性的特点表达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老艺人们精神矍铄、击碗拨弦再展中国皮影之乡的风彩。
创新皮影团表演的是年度陕西省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多媒体皮影剧《惩恶扬善小哪吒》中“龙宫震撼”一幕。该剧在道具制作、舞美设计、场景转化方面创新发展,剧情跌宕起伏、借古喻今、立意高远,颂扬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将本次展演最后推向高潮。
本次影坛盛典将分会场安排在渭南市华州区“少华山国际皮影博览园”意义深远,华州区是国家文旅部命名的-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华州皮影在国内外大型文化活动频频亮相,传统皮影戏在“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年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年博鳌亚洲论坛”登台献艺;创新皮影戏年登上央视“叮咯咙咚呛”栏目、年参加“百姓春晚”和“喝彩中国”的节目录制,在年全国皮影大汇演中荣获最佳创新表演奖和最佳签手奖、年荣获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皮影艺术委员会授予的“优秀红色主题皮影戏创作奖”,应央视特邀参加了国家对外宣传片《中国》的录制。宏权影艺公司在继承传统、开拓创新非遗皮影文化艺术做出的贡献具有极强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现场观摩有利于专家学者、非遗传人间面对面深度交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流年笑掷、未来可期。传统皮影戏艺人的独门绝技亟待继承,就像老艺人说的“今天睡下去、不知道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古老的家族式传承无论是义务还是责任,目前仍占主流地位;年轻的传承人总说与时俱进、而老艺人却说站稳脚跟,民间班社在维持和发展中徘徊。
可喜的是在分会场上看到了全国各地的皮影戏艺人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正在按照各自的方式砥砺前行,小荷才露尖尖角也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罢、他们都是值得敬佩的“守艺人”,通过各流派间的交流和借鉴,也许会不同程度地获得一些新的启示,鼓舞精神荷担前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皮影艺术已传承了几千年,相信当代人会给历史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