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西省大余县西华山钨矿床 [复制链接]

1#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627/6359009.html

矿床位置

西华山钨矿区位于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大余岭山脉北部,大余县城北西°方位,直距6km处,行政隶属江西省大余县浮江乡,为大型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地处南岭有色—稀有金属成矿带的中段,即崇(义)—大(余)—(上)犹钨锡成矿矿区的西华山—棕树坑钨锡矿带的西南端。矿区面积为6.48km2,矿化面积约2.86km2。矿床处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中的赣南后加里东隆起区。矿区的四周,均有公路,国道相通,交通方便(图1)。

图1江西省大余县西华山钨矿床全景图

图2江西省大余县西华山钨矿床地理位置图

开发简史

1、西华山钨矿是我国第一个发现和最早开采的钨矿山。据史书记载,大余县约在年前后,相继设立天主堂和福音堂。天主堂在老城考棚旁,福音堂在水城驿使门内。年福音堂牧师邬礼亨(德国人)在游玩西华山过程中发现轻重不一,色泽各异的石头,后经德国旅行团考察研究,并在德国分析,证明了这些石头为稀有的钨锰铁矿,后邬牧师私下偷买来山权,私自偷采,至此我国流失矿产资源无计其数;

2、西华山钨矿至年收回山权;年西华山钨矿全山开放,新中国成立前开采出钨砂近5万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立即筹划恢复生产,对西华山钨矿及其外围,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区域地质调查、地质勘探和研究工作,矿产资源输往全球各国,最终全球知名;

3、年矿山收归国家所有,在前苏联专家援建下,成为我国最早的现代化矿山。截止年,西华山矿区累计探明WO3储量8.13万吨,稀土氧化物吨。

4、西华山钨矿正式投产于年,~年是矿山鼎盛和辉煌时期,钨精矿年产量一直稳定在吨左右。这段时间矿山为国家生产钨精矿吨,钨产品出口创汇1.4亿美元,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5、年原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局勘查队,周仁占工程师等人对西华山钨矿进行了普查评价工作,历时三月,填制了1∶矿区地形地质图6.5平方千米,对区内花岗岩侵入期次,矿脉分布,矿床裂隙构造,矿脉品位及变化,矿床远景规模等进行了初步调查和评价。

6、年原重工业部与地质部联合组织的赣南粤北勘探大队一分队,在苗树屏工程师等人主持下,对西华山钨矿进行了系统的初步勘探。至年赣南粤北勘探大队撤销,改为重工业部中南勘探公司、后改为长沙勘探公司。二O一队,在李伟民,苗树屏等主持下,矿区转入大规模的勘探工作,采用80m×80m,50m×80m的勘探网度,以坑探为主、结合钻探及地表槽探揭露等勘探手段;完成了1:区域调查km2,1:矿区及外围详细普查48km2,1:地质调查6.50km2、槽探m3、坑探m,钻探m及大量的民窿调查等;同时开展了矿区水文地质调查、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矿石开采实验等工作。于年提交《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总结报告书》。与此同时,还填制了1∶西华山花岗岩株地质图20平方千米,并对荡坪、牛孜石两矿区进行了详细评价。

7、年底冶金部江西地质分局二O一队(后改为江西省地质局钨矿大队),在潘永志、吴永乐等主持下,对荡坪钨矿进行了勘探工作,于年提交了《荡坪钨铍矿地质勘探总结报告书》。

8、-年,江西冶金勘探公司六一四队,在西华山钨矿大规模开采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扩大矿区远景,对矿区狗头山等区段进行了补充勘探工作。

9、-年,江西省地质局九O八队开展了1∶西华山—杨眉寺地区区域地质普查与填图工作。同时,对西华山花岗岩体进行了专题研究。

10、年5月~年12月,西华山钨矿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冶金部江西冶金勘探公司、冶金部天津地质研究所等组成西华山钨矿综合调查组,对矿区稀土元素等矿产开展了综合查定工作。大致查明了矿区稀土矿区的赋存特征,提交了《江西省大余县西华山中段以上稀土地质工作报告》、《江西省大余县西华山中段以下稀土地质工作报告》。计算中段以上花岗岩稀土矿产矿物量万吨,TR2O3金属量t,为矿山综合利用资源提供了依据。

11、年,江西地质科学研究所吴永乐、梅勇文、刘鹏程、蔡常良、卢同衍以地质矿产部地质专报提交了《西华山钨矿地质》典型矿床研究报告。

12、~年,江西西华山钨业有限公司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的支持下,对西华山矿区南西部(Ⅰ号预测区)开展普查工作,地表采用地质填图和槽探揭露,深部采用地表钻探工程。勘查任务由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承担,专题研究任务由东华理工大学承担。

普查区范围坐标:东经°16′45″~°18′30″,北纬25°24′15″~25°24′45″。面积约4.40km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普查工作目前已接近尾声,设计工作量为钻探m,槽探m3,浅井51m,1:地形测量2.55km2,1:地质填图2km2,1:勘探线测量15km。年度完成设计任务的钻孔15个,总进尺.44m。

西华山钨矿虽然发现较早,但在解放前的四十年中,由于历史和工作条件的限制,所作的地质调查工作均较为简略.先后曾有燕春台、查宗禄(),周道隆(),徐克勤、丁毅()、严坤元(),王嘉荫、马振图、吴磊伯()、张文佑、孙殿卿、徐煌坚(),黄懿、朱福湘()等地质界老前辈,曾对西华山等钨矿作过不同程度的地质调查工作,发表过有关论著或报导。这些文献,对于赣南钨矿的区域地质条件,钨矿床及其开采情况均有所论述。其中还有一些对西华山钨矿地质,成矿构造、矿床类型及成因、富矿特征以及矿床远景规模等方面也有所论及。从年开始,经过80年的开采,西华山钨矿的钨资源趋于枯竭。

矿床规模和品位

矿床的钨品位较高(WO3为0.~1.%),并伴生锡、铋、铝等可综合利用组分。钨矿化主要富集于矿脉的中上部,其富集部位呈多中心往西侧伏;锡矿化多集中于矿脉顶部;铋矿化在矿脉中上部较强;钼矿化有向矿脉中下部延伸的趋势而略大于钨的矿化深度(图3),从而呈现出中上部富锡、钨,下部含硫化物相对较多的“逆向”分带特征。这种逆向分带也得到氢、氧同位素组成和包裹体测温等资料的证实。

截止年,西华山矿区累计探明WO3储量8.13万吨,稀土氧化物吨。西华山钨矿正式投产于年,~年是矿山鼎盛和辉煌时期,钨精矿年产量一直稳定在吨左右。这段时间矿山为国家生产钨精矿吨,钨产品出口创汇1.4亿美元,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西华山钨矿从年开始,经过80年的开采,钨资源趋于枯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